作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 單楊
國民健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居于優先地位,食品營養與健康產業對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具有重大作用。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食品消費結構正由生存型消費轉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費,消費者對食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吃飽吃好”,而是希望食品營養價值豐富,具有健康作用。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國食品工業加快構建營養與健康發展新格局,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產品健康價值,越來越多具有健康作用的食品不斷涌現。
面對琳瑯滿目功能食品,科學的食品聲稱與標示成為消費者認識和科學選擇食品的有效工具,而目前我國的食品聲稱管理制度仍待完善與加強,功能食品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并不友好。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我國目前的食品聲稱管理制度,阻滯了食品工業的健康轉型。當前,不論是消費者還是食品行業對食品功能聲稱的需求都是非常迫切的。現有的聲稱管理方式并未有效地規范行業亂象,反而進一步加劇了大企業不敢進行功能聲稱,小企業打“擦邊球”夸大聲稱的亂象,嚴重影響了廣大消費者對功能食品的消費信心,阻滯了食品工業的健康轉型。
支撐我國食品聲稱的制度不健全。根據國際上的通常做法,食品聲稱的標識內容分為營養聲稱和功能聲稱兩大類。營養聲稱包括營養素含量聲稱、營養素比較聲稱和無添加聲稱,功能聲稱包括營養素功能聲稱、其他功能聲稱和降低疾病風險聲稱。對標國際,我國具有健康作用的普通食品功能聲稱受限,支撐我國整個食品體系的聲稱制度并不健全。
食品聲稱的具體要求待完善。GB 28050僅列舉了23種能量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標準用語,然而食品中的營養素和除營養素以外的具有營養和(或)生理功能的其他成分遠不止23種,與目前日益得到科學確證的功能性物質或成分數量不對等。此外,《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五條規定,保健食品聲稱保健功能。“保健功能”的法律定義也尚未明確。
針對上述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單楊提出如下建議:
1. 從頂層設計構建科學完善的食品聲稱體系。食品工業健康轉型是全球一大趨勢,我國食品標準法規需要和國際接軌,國家政策體系應予以引導、鼓勵與支持。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強與科學界、產業界溝通,推動《食品營養與健康聲稱管理辦法》等規范食品聲稱的法規建設,在明確食品宣稱分類、定義的基礎上,實現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用語的標準化,暢通食品功能聲稱的渠道。
2. 多方合力推進原料或成分功能聲稱管理。目前,保健食品的審批針對的主要是產品,功能聲稱也是針對產品的功能。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下,推動原料或成分的功能聲稱是最佳途徑。建議通過完善GB 28050的方式,推動功能明確的原料或成分進入備案原料目錄等方式分步推進原料或成分功能聲稱管理:第一步,建立聲稱的規則,明確聲稱的評價原則;第二步,建立名單,對具有共識的原料或成分要建立功能、成分名單;第三步,明確原料或成分功能聲稱的范圍,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監管體系。
3. 以功能性成分或配料的科學共識,提升消費者認識水平,推動研究成果產業化應用。產業界應強化科研投入,不斷夯實功能配料或成分健康作用科學證據,并積極協同科技界形成科學共識,強化消費者教育,讓消費者理解原料或成分功能與產品功能的區別,推動原料或成分功能研究成果產業化。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