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產業是保障國家食品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成為集第一、二、三產業于一體的戰略性產業,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來,隨著國家和社會對食品科技的持續投入,我國食品科技研發實力不斷增強,基礎研究水平顯著提高,高新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整體差距明顯縮小,食品科技支撐產業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同時,我國食品的供給結構和消費格局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生存型消費轉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費,營養健康逐漸成為第一需求。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這為我國食品科技界和產業界指明了方向。
我國傳媒行業伴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蓬勃興起。1972年中國食品雜志社發行我國第一本食品刊物《中國食品》,至今已經走過了五十余個春秋。這半個世紀以來,雜志社始終堅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食品行業重大熱點問題及食品學科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策劃、組織、實施主題出版,規模不斷發展壯大。雜志社也逐漸從1 本期刊發展到《中國食品》《食品科學》《中國釀造》《肉類研究》《乳業科學與技術》《食品界》《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英文)》《未來食品學報(英文)》《動物源食品科學(英文)》9本期刊。經過勤懇積累,成功培育多本SCI和EI等國際知名數據庫收錄的一流食品科技期刊以及食品產業和餐飲業知名的高端綜合類期刊,內容涉及食品行業經濟動態、高新技術和原創成果、傳統飲食文化、營養科普、食品企業經營等,覆蓋了食品全產業鏈的各個方面,雜志社始終堅持全球視野,密切關注食品產業發展趨勢,跟蹤科技創新前沿技術,推廣最新科研成果,宣傳科學營養健康理念,弘揚優秀傳統飲食文化,引導食品安全輿論正確導向。
互聯網技術與移動互聯網技術使得媒體報道方式和傳播渠道日益多元化,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則進一步推動了媒介傳播技術的數據化和智能化。雜志社緊跟時代要求,大力發展運營網絡和新媒體,與傳統紙媒期刊相互融合、交相輝映,多元化發展,成功構建新型內容產品體系,不斷提升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進一步擴大了中國食品雜志社各期刊品牌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當前,期刊行業和食品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轉變和挑戰。在科技期刊建設方面,特別是培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方面,我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存在劣勢,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文化自信,加快推進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大力夯實進軍世界科技強國的科技與文化基礎。面對資源、能源及環境約束日益嚴峻的形勢,全球食品產業已發生深刻變化,科技創新驅動全球食品產業向全營養、高科技、智能化和低碳化方向快速發展。面對當前復雜考驗與難得機遇,雜志社將一如既往、奮發進取、精益求精,領學術科研之先、創食品科技之新、倡飲食文化之髓、揚文化自信之魂,以工匠精神專注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期刊集群和食品傳媒平臺,為提升我國食品科學學科發展水平,推動我國現代食品產業不斷進步貢獻力量。
趙 燕 教授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
中國食品雜志社社長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